高校专业资源如何转化为现实“生产力”?在山东东营,一场由工会牵线搭台、高校专业设计、企业参与支持的特别“幼升小”萌娃夏令营给出了生动答案。小萌娃们在这里快乐成长、完成“入学训练”炒股配资平台查询,高校师范生则在实践“练兵场”中检验和提升所学知识。
课程游戏化,巧解入学难题
清晨,东营职业学院校园里,一群“准小学生”正围着师范专业的哥哥姐姐们玩“指令接力赛”。
如何让孩子们平稳过渡?课程设计是关键。“幼儿园的游戏场景和小学课堂差异很大,单纯知识灌输治标不治本。”夏令营负责人郭文静点出关键。夏令营依托学院深厚的“老师范”底蕴,精准聚焦幼升小必备的七大核心能力——从视知觉、听知觉训练,到知觉转化、运动协调,从语言沟通、数学准备,到社会适应能力培养。
“在这里,学习不是枯燥的坐板凳。”郭文静说,老师们巧妙运用“番茄钟”工作法,将时间化整为零,课堂动静相宜,游戏与知识无缝穿插,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。
萌娃爱上课堂,家长喜见成长
好习惯养成才是从容进入小学的“金钥匙”。
每次上课,六岁的奕奕都很积极,学得也起劲:“我最喜欢‘番茄钟’。学一会儿就能玩‘听指令做动作’游戏,像闯关一样,太有意思了。”一旁的高高抢着说:“老师教我们画‘思维图’,把故事记下来,妈妈夸我很厉害!” 这些充满成就感的童言童语,正是能力悄然生长的最佳“成果”。
“重要的是帮孩子们建立课堂规则感——什么时候专注听讲,什么时候放松交流。”班主任康欣雨兴奋地分享教学心得,孩子们用彩色数棒学分类,就是“数学准备”,跟着音乐做动作,练的是“听知觉”和“运动协调”。
专业的设计,灵活的教学,孩子的进步,赢得了家长们由衷点赞。“暑假就是‘神兽出笼’,天天操不完的心,今年送到这里省心又省钱!”家长王涛感慨地说,“才上了几天课,孩子回家竟主动用番茄钟写作业。高校老师教得就是好!”另一位家长补充道:“孩子以前怕生,现在天天回来兴奋地讲新朋友、讲课堂搞笑的事儿,‘社会适应’进步神速。”
协同发力,催生教育新质生产力
教得专业,学得开心,收费合理——这场夏令营,远不止带娃这么简单。
“这不仅是服务社会,更是职教育人的创新闭环。”文旅康养教育学院教学副院长周星三算了一笔账:依托工会搭建的产教融合平台,暑期夏令营累计提供高端托育服务超2000小时,师范生收集127个教学案例,反哺3门专业课程的迭代升级。同时,企业捐赠的幼小衔接教具也在真实场景中验证了适用性,为产品优化提供了宝贵数据。
这一场多赢的教学实践,生动诠释了高校资源“1+1>2”的溢出效应,让高效智慧不在圈禁在“象牙塔内”炒股配资平台查询,而是化作惠及千家万户的教育“生产力”。(大众新闻记者 曹萌萌 通讯员 赵小岳)
上阳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