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特朗普表示郑州股票配资平台,如果俄罗斯在50天内未能与乌克兰达成和议,美国将对俄及其贸易伙伴加征高额关税,并同步增加对乌的军援。在白宫会见北约秘书长吕特时,特朗普宣布,期限一到,美国将对俄罗斯商品征收全额关税,同时对购买俄石油等产品的国家加征次级关税。白宫官员随后解释说,这意味着相关国家若继续与俄开展特定贸易,将面临额外惩罚。
这番表态并非突发。去年竞选期间,特朗普就宣称能快速解决俄乌冲突,但自今年1月上任以来,局势毫无实质性进展。3月底他接受采访时曾表示,若因俄方导致停火不成,不排除对俄石油买家下手。
与关税威胁配套的是美国推动的对乌军事援助计划。特朗普明确表示,包括“爱国者”防空导弹系统在内的装备将在数日内通过北约送抵乌克兰,费用由北约承担,不用美国纳税人掏钱。他还透露,部分欧洲国家会把自家的“爱国者”系统转交乌克兰。吕特回应称,德国、芬兰、丹麦、瑞典、挪威、荷兰和加拿大都有意加入这一“重新武装”计划。德国总理默茨随即在社交媒体上表态,欢迎美方举措,并称德国会发挥“决定性”作用,理由是“为了自身安全”。
面对美方动作,俄罗斯反应冷淡。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直言,美国一直在向乌克兰输送武器,这一点从未改变。谈及和谈,他强调俄方已做好准备,是乌克兰迟迟没有明确谈判时间。俄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更是嘲讽特朗普的通牒像“闹剧”,称俄罗斯“稳如泰山”,还调侃“欧洲比我们慌多了”。美俄贸易额本就所剩无几,100%关税更像是对着空气开火。
实际上,特朗普真正的目标不是俄罗斯,而是中国、印度和巴西这些与俄保持贸易往来的国家。他想借次级关税切断俄与主要能源买家的联系,逼俄罗斯让步。吕特似乎在配合这场施压,点名警告中、印、巴可能面临“严重打击”,甚至要求三国给普京打电话施压。但他回避了一个关键问题:若真对中印实施制裁,俄能源出口受阻,欧洲拿什么填补缺口?
欧洲能源危机的教训就在眼前,强行脱钩只会推高全球通胀。梅德韦杰夫那句“让欧洲失望”的调侃,恰恰点出制裁闹剧里谁才是真正的受害者。
就在特朗普发出通牒的第二天,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借参加上合组织外长会的机会,在离京前与中方高层单独会面。会谈中,拉夫罗夫转达了普京愿意出席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的意愿,并得到了中方的明确承诺:“加强多边平台相互支持,共同维护安全发展利益。”这句话传递的信号再清晰不过——中国不会向美国的制裁低头,中俄战略协作只会深化。
这不是中方第一次表态。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明确表示,中方坚决反对任何非法单边制裁和“长臂管辖”,关税战没有赢家,施压解决不了问题。中俄之间早有准备,双方贸易中本币结算占比已超九成,印度建立了卢比-卢布支付机制,巴西则在金砖框架下推进合作。这些去美元化措施筑起了一道无形的防火墙。
印度公开表示会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,巴西也坚持与俄保持正常贸易往来。乌克兰内部对特朗普的50天期限充满质疑。有议员直言,这简直是给普京开了“绿灯”,让俄军能放手进攻。就连美国共和党参议员也承认,设定期限可能刺激俄军加快行动。
泽连斯基表现得积极,他在深夜发文感谢美及北约的军援,并表示会更频繁地与特朗普协调后续步骤。然而,军援能否改变战局?德国等欧洲国家虽然承诺加入计划,但自身军备库存早已告急。把本国的“爱国者”转交乌克兰,意味着自身防空能力削弱。默茨所谓的“为了自身安全”,更像是一种无奈的自我安慰。
北约内部并非铁板一块。欧盟对俄的新一轮制裁方案至今没有通过,德法企业甚至通过中亚中转站继续与俄贸易。没有欧盟全力配合,特朗普的次级关税很难真正落地。
俄乌冲突打了三年多,早已不是简单的局部冲突。美国持续拱火,俄罗斯稳扎稳打,乌克兰进退两难。特朗普想靠关税和军援逼俄让步,却没意识到自己身后早已空无一人。
拉夫罗夫访问朝鲜后马不停蹄赶到中国,四天内与王毅外长两次会面。王毅用“最稳定、最成熟、最富有战略价值”形容中俄关系,两人会面时都没打领带,严肃中透着从容。双方讨论的议题从朝鲜半岛局势到伊朗核问题,再到乌克兰危机。在乌克兰问题上,中俄都认为对话谈判是唯一出路,这与美西方的施压形成鲜明对比。
普京现在完全有理由安心。有中国这个战略伙伴坚定支持,有俄朝关系升温带来的助力,再加上美西方内部的分歧,特朗普的50天通牒注定成不了气候。中俄的从容不迫,中印巴的坚定立场,甚至欧洲国家的阳奉阴违郑州股票配资平台,都说明霸权主义那套已经行不通了。特朗普的50天通牒,最终可能只是一场自导自演的笑话。
上阳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